金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东实践——走进南平静修小镇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4-07-15浏览次数:14

专题十二 青山绿水共为邻—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

第二目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”之

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东实践——走进南平静修小镇


一、教学目的与要求

【知识目标】

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有机联系、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

【能力目标】

能够站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方向把握建设美丽中国的举措

【情感目标】

养成敬畏自然、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感,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


二、教学重难点透析

【教学重难点】

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。


三、教学主要思路及方法

【教学思路】

在第二目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”的教学中,教师先通过视频和图片素材让学生认识到,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然后详细讲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美丽中国建设蹄疾步稳,美丽家园建设共同推进。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坚决维护多边主义,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治理,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

【教学方法】

1.案例教学法:选取代表性案例来辅助知识点讲解,增强趣味性,活跃课堂气氛。

2.演示法: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、表格、视频等,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,增强学习兴趣。

3.讨论法: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提高学生的参与度,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4.系统讲授法:在讲授理论知识与观点的过程中融入上述教学方法,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、掌握和运用。

【教学过程设计】

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“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、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、怎样建设生态文明”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本教案将结合广东从化南平静修小镇的案例围绕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”中两个知识点进行展示。



党的十九大之后,国务院在201824日,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,到2020年,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,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;到2035年,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,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;2050年,乡村全面振兴,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全面实现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,特色小镇建设是重要的着力点和支撑点,对于夯实农村产业支撑、传承提升农村优秀文化、弥补乡村公共服务短板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南平静修小镇在全国大兴建设特色小镇的浪潮下,并不是最亮眼的,但却是最遵循中央精神,最朴实最有发展后劲的做法,他的经验值得进行推介。

乡村天然与土地连结,“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,乡愁在直观上是一种恋土情结。尘归尘,土归土。人生于、长于尘世大地,最终又要归于尘土、化为尘埃。“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。”陶渊明在《拟挽歌辞三首》中的这两句诗,揭明了每个生命的必然归宿。人从自然中来,最终又回到自然界去。这既是生命的轮回,又是生命本能的渴望和追寻。乡愁是对解决人自身的本质矛盾所作的终极探索。人从自然界来,当其脱离和超越了自然界之后,就想摆脱自然界的原始束缚,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命运的自由。但另一方面,离乡、远乡、去乡所带来的种种矛盾、苦难,无情地把人抛于无处不在的异化之中,因而在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抗争之中,人们渴望回归自然,乡村又称为人们永恒追求的圣地和精神家园。我们看到静修小镇得做法不是大拆大建,没有违背农村的自然环境,开发建设一些异域风情的建筑,打造一些噱头和博取眼球,这些可能会带来短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,但是不能走得很远,具有不可持续性。而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”,强调“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”。努力遵循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发展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。

知识点1: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

首先,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,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。自然是生命之母,人因自然而生,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。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,用之不觉,失之难存,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。

在此基础上,教师进一步讲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。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艰难,不能走老路,又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,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,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。

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就要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保持战略定力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;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,坚持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,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;统筹污染治理、生态保护、应对气候变化,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

案例导入:南平静修小镇村集体大力保护生态环境,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

从化南平静修小镇位于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东南部,是广州市首批30个特色小镇之一,2021年被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纳入广东省特色小镇清单管理名单。南平村是南平静修小镇的核心村,村域总面积约5.03平方公里,下辖8条自然村和12个经济社,总人口约1200人。该村背靠凤凰山、坐拥凤溪水,山水资源优越,森林覆盖率97%2016年南平村启动特色小镇建设,打造以“静修”为主题的休闲观光特色小镇,以“山、泉、林、溪、石”五大特色生态要素为依托,以修身、修心和修意三个层次旅游休闲活动的组织为脉络,以建设自然与现代有机结合,有品位、有记忆、有意境的特色小镇为目标,打造一处从化极富有魅力的山水艺术社区、宜居宜游的生态型身心休养静地。

建设美丽乡村,不仅要追求田园风光之美,而且要保证农民持续增收、过上幸福美满生活。实践证明,农村生态环境好了,土地上就会长出“金元宝”,生态产业就会变成“摇钱树”,山水资源就可以成为“聚宝盆”。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经济、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,让广大乡村既添生态颜值,又增经济价值。

该村村书记也提到,当时面对村庄贫穷落后的现状,仍然拒绝种植对环境有破坏作用的桉树,守护好祖祖辈辈留下的这片土地,努力保护生态环境。


知识点2: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
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形象化表达。教师引导学生明确,这两者绝不是对立的,而是辩证统一的。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,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,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发展。

思考讨论: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一旦发生矛盾时究竟应怎样处理呢?

教学关键点:通过思考讨论,学生能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,形成自己的看法。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,让学生明确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,胜过金山银山。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,我们必须懂得机会成本,善于选择,学会扬弃,做到有所为、有所不为。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一定要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来一个根本转变。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,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、金山银山成色更足;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“金饭碗”,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,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,在山水上做文章、在生态上下功夫,壮大“美丽经济”;通过改革创新,让土地、劳动力、资产、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,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;建立市场化、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,积极探索政府主导、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、市场化运作、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。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图文资料,进行辅助说明,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

案例导入:打造“生态+”的乡村振兴增长点

近年来,南平特色小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、道路升级改造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“厕所革命”、农房风貌管控等工作,整治优化人居环境。坚持延续乡村历史文化脉络和保护山清水秀田园风光的理念,开展多种形式的村舍微改造,既保留了原始乡村风貌,又融入了浓厚的岭南特色;依托小镇独有的自然资源,构筑小桥流水、蓝天白云,如诗如画的“郊野公园”。建设景观主入口、南平双桥、生态公园、南平公园、木棉双塘、凤凰溪流等多处景观,对红枫公园、猪笼入水等景观进行升级改造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小镇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、错落的空间结构之美、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、多彩的历史人文之美有机统一于特色小镇的形态之中。南平村先后荣获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“国家森林乡村”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”“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”等称号。

南平静修小镇深刻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,通过生态搭台、文化唱戏,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静修小镇在找准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,结合自身生态优势,在党和政府,以及企业的鼎力支持下,发展乡村旅游产品及特色民宿产业,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区,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。一方面,静修小镇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及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实现了“点绿成金”。另一方面,好风景长出新经济。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,发展产业经济,带动百姓增收致富。

教学关键点:在这一环节中,教师让学生加深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理论的理解,用事实来证明绿水青山确实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,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。


  • 掌上官微
  • 长按二维码,关注我们
  • 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思政客
  • 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官方微信